專訪粵海廣南行有限公司:守護香港“舌尖上的美味”
清晨6時許,香港灣仔鵝頸橋街市的一個豬肉檔口外,檔主吳伯正在接收宰好的豬只,“今天的豬好‘靚’(指品質好)!”他喜上眉梢。簽收完成后,吳伯熟練地將豬只放上案臺,擺好早已洗凈的刀具和吊鉤,準備開始新一天的營生。
小小“肉案子”,承載大民生。確保活豬的穩(wěn)定供給,正是粵海廣南集團下屬在港企業(yè)粵海廣南行有限公司的頭等大事。
“目前,我們代理進口香港市場約46%的供港活豬,其中包括備受香港市民喜愛的黑毛豬。”粵海廣南行董事長、總經理黃艾武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自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以來,香港市面鮮肉需求上升,內地平均每天供港活豬逾2700頭,與疫情前的市場供應基本持平。
作為國家商務部指定3家供港活豬代理經銷商之一,粵海廣南行已完成“生豬養(yǎng)殖—屠宰加工—冷鏈運輸—生鮮營銷”等業(yè)務環(huán)節(jié)布局,內地生豬年屠宰產能超過300萬頭,并擁有自有跨境運輸車隊及中轉倉庫,是豬肉全產業(yè)鏈營運商。
“為了保供穩(wěn)價,我們每天會預估市場需求,再與具有出口備案注冊豬場協調以安排足夠的活豬數量。”黃艾武介紹,豬場在當地海關備案申請衛(wèi)生證書,海關到場檢疫、監(jiān)裝后出場,將活豬運輸至粵海廣南行的深圳中轉倉,經檢疫后運至香港上水屠房。“另外,我們還會定期向豬場了解生產計劃,每天滾動更新近3日的到貨預報量,并在節(jié)假日提早安排到貨,方便靈活調配。”
早上在肉檔挑一塊肥瘦相間的豬梅頭,晚餐時烹制一道鮮嫩多汁的蒸肉餅,如此“煙火可親”的景象每天都在無數香港家庭上演……然而若將時鐘撥回一年前,這份“最平凡的幸福”卻面臨著極大考驗。
黃艾武清晰記得,2022年初第五波嚴峻疫情下的香港,跨境運輸嚴重受阻,粵海廣南行不計成本,動員一切能動員的力量,調動一切能調動的資源,迅速組建了一支前線支援隊伍,“經理拍賣豬、文職下豬欄,還有我們的跨境司機,任務最重時每天需往返深港兩地7次,才能完成當日供港活豬的運輸量。”
除了活豬,粵海廣南行在疫情期間還調動資源確保家禽和蔬菜的對港穩(wěn)定供應。數據顯示,2022年粵海廣南行累計供港活豬46.76萬頭、冰鮮豬肉62.27萬公斤、冰鮮雞7.23萬只、新鮮蔬菜5.12萬公斤、雞蛋4569萬枚,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駐港國企的責任擔當。
把握市場,迎難而上。黃艾武表示,粵海廣南行正推進新的戰(zhàn)略布局,一方面加大生鮮、凍肉、禽蛋和蔬菜等產品供應力度,另一方面持續(xù)開發(fā)新的供港食材品類,豐富市民餐桌。“我們還于2022年完成了本地一家凍肉批發(fā)零售連鎖品牌公司的控股收購,購置了逾千平方米的工廈物業(yè),深耕本地社區(qū)渠道,發(fā)力拓展生鮮、凍肉食品加工業(yè)務,在完善產業(yè)鏈條的同時,提升粵海廣南行的品牌附加價值。”
“通過創(chuàng)新的銷售方式,粵海廣南行已從單一的代理經銷商逐步轉型為‘代理+批發(fā)零售+進出口’業(yè)務多元經營的生鮮食品綜合供應商。”黃艾武自豪地說,過去一年,粵海廣南行不僅推廣大閘蟹、盆菜等時令產品,還開拓了雞蛋、堅果等新產品;全新的網絡購物平臺“廣南生鮮”也已上線,主要經營生鮮、凍肉、海捕水產、有機蔬菜和糧油雜貨等,供貨網點遍布商超、街市及餐飲連鎖店。
展望2023年的工作計劃,黃艾武笑說,粵海廣南行正落實“先橫后縱”的戰(zhàn)略行動,不斷延伸豬肉產業(yè)鏈,增加自主權。橫向上,探索收購豬場,興建現代化養(yǎng)殖場,增加貨源;積極參與內地屠宰場的建設,并在香港爭取屠房運營權。縱向上,適當布局零售等關鍵產業(yè)鏈環(huán)節(jié),在港推進生鮮、凍肉、熟食加工和食品貿易等業(yè)務。
“內地與香港社會全面復常,對內地供港活豬的需求產生正面影響。我們會繼續(xù)竭盡全力,守護這份‘舌尖上的美味’。”為香港市場穩(wěn)產保供,黃艾武滿懷信心。
(本報香港3月22日電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